中部培训网 > 高考 > 高考报考 > 报考技巧 > - 正文

后高考时代如何从职业发展的维度选大学

2012-07-09 09:09:38

随着2012高考分数的陆续公布,高考状元一个个浮出水面。同学们经过短暂的放松后,马上就要开始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从另一个层面说,就是在选择今后五到十年甚至更长久的人生方向。这次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择校的时候,同学和家长能考虑到的是专业的热门程度、与个人兴趣的匹配度;学

随着2012高考分数的陆续公布,高考状元一个个浮出水面。同学们经过短暂的放松后,马上就要开始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从另一个层面说,就是在选择今后五到十年甚至更长久的人生方向。

这次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择校的时候,同学和家长能考虑到的是专业的热门程度、与个人兴趣的匹配度;学校的知名度、软硬件设施;学校所在的城市等等。著名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专家张强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疏忽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学校和专业在对学生未来除专业知识技能之外的职业能力培养如何?大学的出口决定了入口。大学毕生约4.1%的人考上研究生,2.9%的人进入政府机构,91%的人进入企业与事业机构,0.62%出国留学

()

,还有1.38%的人选择了其他去向。上研究生其实是为了到更高学历平台上去求职,进政府机构,是为了求职成为公务员;进企业事业机构是为了求职成为企业员工;出国留学是为了拿个外国学历去求职,所有去向的终点都是求职,所有竞争都是为了求职竞争。

学校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平台让学生的学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得以均衡提升,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业与职业生涯有清晰地认识和规划,并有效成长。当前形势下,选择学校不仅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和继续深造,更是为了毕业后能获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职业的关键选择。而在学生就业的时候,企业主要考察得是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包括六项基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格魅力,复杂任务得执行能力、复杂任务的领导能力、企业通用职务能力和行业专属职务能力。因此我们主张多一个维度来进行选择,也就是在看专业、学校的基础软硬件之外,还要看学校是否具备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几个硬指标。那么,学校在学生职业发展方面具体有哪些硬指标呢?

首先,技能竞赛,仍然是关注的重中之重

同学们在经过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之后,对于考试已经习惯和顺应。大家也习惯了去参加各种竞赛,去获得奖项,利用竞赛脱颖而出,取得加分或特招。

大学的竞争与高中不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不再纠结于科目考试,不再纠结班级名次,而是逐渐倾向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格魅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创新意识等各项综合职业素质的竞争,从而为将来学生走人职场进行基本的职业能力培养。这种教育一个集中的体现方式就是组织同学参加校内外各种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

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能力验证和社会企业认同的比赛有别于学生在高中之前做的娱乐性和体育竞赛性的活动。在大学,有价值的活动是和职业能力和企业和行业通用和专属职务能力相关的竞赛,例如,能够体现同学学术技能的数据建模大赛、计算机相关系列竞赛;能够证明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多校际的演讲比赛、辩论赛,能够展现企业和行业通用和专属职务能力的企业模拟运营大赛、商业策划比赛、创业计划大赛、行业、企业研究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等;参与这些活动竞赛的组织则验证了复杂任务的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一个学校组织各类竞赛的热情和力度,体现着这个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及时间能力的培养。在竞赛中,竞赛题目或方案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对参赛学生具有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但要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还要针对竞赛所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拓展学习,很同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行业企业市场研究等,并以答辩或实物演示的方式进行最后评审。因此,学生通过参加这类竞赛活动,不仅逐渐培养了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和领导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参加各项学业和职业竞赛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同时,参加这类学业和职业竞赛的组织和参赛获奖,这也正是在未来的求职道路上脱颖而出的有效历史实证之一。

看一个学校的组织竞赛的能力和力度需要考虑的指标很多,比如是否建立完善的竞赛组织管理机制,是否形成组织竞赛的长效激励机制;是否建立竞赛的专门网站等等。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打电话和上学校网站了解,也可以通过学校历年的比赛情况了解。

第二,参加能力型社团,是职业发展的基石

一个大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用以应付在未来职场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外,需要更多的能力用以面对职场中的各种常规及突发情况,万学教育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将这些能力归纳为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格魅力、复杂任务的执行能力、复杂任务的领导能力等二十种专项能力指标,当一个学生具备了以上各种能力之后,对待未来职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都会得心应手,难题也都会迎刃而解。因此,学生在择校时,很很重要考虑的一个要点就是学校对于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成长和训练,一般是在团委、学生会、能力型社团环境中实现的。现在大学校园中社团多如牛毛,大大部分社团书娱乐型和兴趣爱好型社团,这些社团的主要目的是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不会给同学在就业时增加太多筹码。从就业角度看,在校期间参加团委学生会和能力型社团,并在期间担任重要管理职务者,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胜出的概率是极高的。因为在这种能力型社团的领导标准和活动的等级更接近企业。

学生和家长在选择院校时,对于此项的考虑可以通过之前毕业学生的口碑、搜索该校学生社团及学生会网站来了解。优秀的学校在这方面会做很多工作,大力支持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尤其是锻炼学生各项能力的演讲类、商业策划类的社团活动,学生会和学联也会定期组织相关的能力锻炼活动、邀请校内外的知名人士进行讲座和技能指导等等。

第三,完善的职业发展专项指导是能力提升的重点

我们知道,不管本科生、研究生还是留学生,除了少数走入科研岗位外,大多数大学生最终都是要走到就业这个方向来,近几年,随着大学扩招和经济形式的发展,我国的很多高校都把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纳入到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就业发展进行有效的干预。

学生和家长在择校时,对学校的这个指标要尤其关注。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都是近十年以来才建立和发展的,在组织体系的完善和就业指导方面的重心都不一样。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时,不仅要看学校网站中就业指导中心的历年就业率等官方数据,还要看学校是否经常组织职业发展的培训、讲座、社会实践的成果等等。要知道,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职业及生涯状况,仅靠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而且随着行业、社会及职场特点的变化,重新学习和重新培训的任务十分严重。在国外,几乎所有大学生都会去接受就业、职场的专业辅导,接受这样的指导,会让自己的人生规划变得更加合理、科学和可更具操作性,更符合社会的趋势与潮流,从而保证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社会需求不会发生错位。

第四,有效的校企合作 ,全面提升就业率

在以往的很多年中,我们的高校教育一直处于半封闭状态,学生临到毕业,也不清楚外面的企业到底是怎样的。但是随着近几年国家、社会尤其是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重视,以及学校的企业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走进高校。学生和家长在择校时,也要关注高校是否与外部企业进行合作,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如何。

当前被人们熟知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就是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每年的毕业季都有大量的企业走进高校校园,进行宣讲和推介会,向学生介绍和推广自己的企业,希望招聘到优秀的有能力的毕业生。但是从关注职业发展的角度看,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仅仅是校园招聘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和家长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比如是否从大一开始,就有意识的邀请企业走进校园,进行企业的宣传,是否建立专门的企业实习见习基地等,让学生从一入学就有机会去了解社会,了解外部企业,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从而发现自己职业能力的不足,发现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的完美规划,等到大四毕业就能基本具备各项职业能力,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第五,聘请专门的企业导师,定向增强就业品质

企业导师制是近年来在我国高校教学尤其是MBA教学中比较盛行和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企业实践能力,更好地解决学生对职业生涯的困惑,特别邀请一批优秀的企业高管和企业专家,针对学员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困惑进行近距离的指导。

从长远的职业发展和规划角度看,我们认为,本科生一样需要甚至更需要进行企业导师的培养和指导,因此学生和家长在择校时,学校是否专门聘请企业导师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教学和就业的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学校教的和企业需要的是两张皮,互不搭界。在这个问题上,择校时我们就需要考察,学校是否能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角度出发,让一个学生同时接受两种导师的指导,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学业导师与职业导师,两方面双管齐下,给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两方面的教学指导。最终培养出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和出色的职业技能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是收到企业青睐的最佳雇员。